这一不平等待遇激起了广泛的草根维权运动以及知识分子的呼吁。
从1956年至1978年,大陆走了长长一段弯路,而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将国家从这一歧路上拉回到1950年代早期所确立的轨道上来。然而,过去几年,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,政府直接介入经济活动大有回潮之势。
20世纪的一系列革命使得中国社会变成一个大体平等的社会。中国的整体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.47,而最富裕人群与最贫困人群之间的差距甚至还在加速拉开。2009年我国GDP的增速超过8%,而计算表明,政府经济刺激方案的贡献至少为3.25个百分点。中国唯一没有紧密遵从的处方就是利率的自由化。比如,中国的城乡隔离是一种政治不平等,自2003年之后,短短几年间政府政策的改变就极大地弱化了这种不平等。
党不强调基于程序的合法性,而是追求基于绩效的合法性,即通过不断改善民众福利而获取的合法性。自1990年代中期开启私有化15年以来,中国多数的国有企业已经转移到私人手中或转变为上市公司,只有少数实力强大的国有企业仍然控制在政府手中。这意味着从劳动力成本来讲,产业不大可能从东部转移到西部。
资本项下本币开放,只不过本币和外币目前还不可兑换。南方周末:对地方政府来说,这次财税改革之后,财源和税种是什么?备受关注的地方债问题是否能得到化解? 曹远征:全世界通行的地方政府的财源,一是财产税,主要是房产税,二是消费税。因为那只能说明一时,并不能说明趋势。这就是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。
原因不在于政府的号召,而在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在发生变化。超出预期意味着经济下行不仅仅是周期性的波动变化,它在周期性变化的背后一定有更深刻的趋势性变化,即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变化。
按IMF的标准资本项下一共43个科目,中国只有三个资本行为主体科目还没有可兑换:外商投资审批FDI。进入专题: 经济改革 。20年以后,45岁以下的农民工一半以上已经进入非农部门,过了这个临界点,就意味着农村劳动力不再充沛,工资水平就会大幅上涨。第三,人口结构的变化。
十多年过去了,似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,这次会真的有变化吗? 曹远征:我认为会。随着上海人民币定价中心能力的逐渐提高,就逐渐奠定了本外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。我想特别强调管理经验的重要性,我们通过开放来知道金融业应该怎么做、怎么发展,通过服务贸易开放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,推动中国的服务业向更高层次发展。这为上海自贸区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。
中国的宏观经济的变化,牵动着整个市场。因此,从结构入手,在趋势性变化的基础上讨论短期经济波动变得十分重要。
第四,资源耗费型、环境污染型经济增长已经玩不下去了。但更为重要的是投资并非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独立自变量,而是依附于外需的因变量。
现在人民币只是双边贸易的结算货币,最重要的国际货币不仅是多边贸易结算工具,而且是多边的投融资工具和储备工具,将来其他国家之间不仅贸易结算用人民币,而且国际金融市场上以人民币进行投融资活动,并且人民币开始广泛地进入非居民的资产负债表,成为非居民的储备工具,人民币才算真正的国际化。对人口变化我们始终估计不足,包括我自己,到现在我们还不能全然理解它的含义,但已经可见端倪。服务业的核心是金融业,金融开放、利率市场化,将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空间。我认为有四大因素:第一,世界经济低速增长,意味着出口导向必须转向扩大内需。下到这个台阶之后能否站住脚,并持续平稳地增长相当长的时间,这是个挑战,有赖于结构的调整,结构调整必须依赖改革。 30年来从没见过这么长时间的下滑 南方周末: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,现在有乐观和悲观两派,乐观派估计中国还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高速增长,悲观派认为国内外因素都有很大不确定性,土地财政、地方债、产能过剩、房地产泡沫,内部哪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对经济形成大的冲击。
这个现象说明了两点:第一,中国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,事实上"十一五"规划的22项指标中,有三项与服务业相关的指标没有完成(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、研发支出占GDP比重)。可以看到,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走上了一条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道路,出口引领着国民经济增长,突出表现在出口与投资的关系上,不是出口增长带动民间投资,就是出口下降逼迫政府扩大投资。
于是投资增长推动了经济增长,投资的波动导致了经济的波动,形成了经济周期。这样一来,上海会成为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。
上海是个池子,前海是个管道 南方周末:你对上海自贸区评价很高且寄予厚望,为什么?它对于深化改革和中国经济的升级有何重大意义? 曹远征:上海自贸区的全称是"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",请注意中国二字,这意味着这个自贸区是独一无二的,上海是人民币的本币中心,是金融市场,其他自贸区不具有上海这样的开放性。三是通过审批制干预市场。
负面清单现在看起来还是很长,但它是管理模式和思路的重大变化,过去是正面清单、审批许可制,而且负面清单动态管理,将来会越变越短。它的意义有三点,第一,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。但19年以后情况完全不一样了,政府太有钱了,中央政府太有钱了。上海自贸区要做的是两件事,一是负面清单,就是政府不禁止的即可从事。
但对于增长前景,却有着冰火两重天的预判,乐观者认为还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高速增长,悲观派却认为国内外环境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,蕴含着极高风险甚至可能崩盘。第二,利于服务业的发展。
过去本币可兑换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传统难题,因为本币可兑换,外资可以自由进出,一旦外资大幅流出,就会造成金融和经济困难。很重要是因为这是个财政体制问题。
2012年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达58%,随着居民消费升级,工业化城镇化推进,石油消费还将快速增加,而全球能源供应日趋紧张。中国经济增长的下一步挑战,是提高劳动生产率,而不是大规模投入劳动力。
从这个意义上讲,人民银行关于支持自贸区的三十条恰恰是开启了这一过程。上海是一个人民币市场,一个在区内注册的企业的人民币额度可以流到内地,你突然发现过去是外汇管制并且是按用途管制的,现在尽管有外汇管制,但本币可以流动,并且不管制用途,只有额度管制。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所有民企的难题,这跟过去30年是不一样的。如果从经济波动也就是周期角度观察经济,可以看到,从2010年第四季度,中国经济增速开始下滑,至今已下滑了12个季度。
这两个税的开征不仅是对财政收入有意义,而且对社会公平有意义,有利于防止贫富差距的代际遗传。二是把负债与财政剥离,地方融资平台企业化,变成企业负债。
中国也存在这问题,联邦是各扫门前雪,但我们的欠发达地区怎么办,只有中央政府才能抽肥补瘦。我认为上海将是中国的纽约,是人民币定价中心。
其三,如果是1.4,就业压力缓解。上海和香港都是对世界经济有重要贡献的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。
评论留言